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裘莎莎见习记者陈春伟报道:近日,江西希望工程·薪火圆梦公益基金签约仪式举行,希望工程受助者林晓莲女士向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奖助学金52.5万元,分5年捐助,支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林晓莲,从一个30年前希望工程的受助者,成为今天个人单项最多的捐助者,这期间蕴含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大爱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希望工程用爱托起濒临失学女孩的求学梦
“我的人生真的是因为希望工程而被改变,如果还没做什么事情,我会很不安......”6月21日,在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记者见到了30多年前被希望工程资助的女孩,今年44岁的她,诠释用自己的力量将爱传递下去。
回溯1991年由中央国家机关牵头,在宁冈县(现改井冈山市)龙市镇援建江西第一所希望小学,那时林晓莲作为受助学生代表在奠基仪式上发言。32年后,迈入中年的林晓莲热切希望捐资助学,在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设立“江西希望工程·薪火圆梦公益基金”。
林晓莲是井冈山下龙市镇人,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在街头卖水果养活4个孩子。林晓莲读小学四年级时,两个弟弟也到了入学年龄,母亲有意让她辍学回家。“当时我的陈老师去找我妈妈,给我妈做思想工作,说如果不让我读书,这个孩子很可惜了。然后陈老师又去找了县团委,接受希望工程帮助。”回想起当年的窘境和幸运,林晓莲百感交集,眼眶充满泪水。她说希望工程对她的资助,从小学持续到中专,不仅仅是让她在经济上得到了资助,还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
“上初中以后,我给团县委写了一封信,很感谢希望工程的帮助,在各个方面。”林晓莲给团县委写的这封感谢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很快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接着她告诉记者,现在供职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属业务骨干。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得益于希望工程,并与希望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受助女孩接过老人手中爱心“棒”再续助学梦
在受资助的路上林晓莲有幸结识杨爷爷,两人保持着二十多年的书信来往,经常写信告诉杨爷爷自己的点滴进步,老人时时关心鼓励她。最让她难忘的是杨爷爷,临终前还在关心着自己。
据了解,“杨爷爷”名叫杨玷珊,是一位老军人,1945年参加了抗日战争,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他从部队转业调任到南昌市工作。出生在辽宁的杨玷珊从小因为家贫上不起学,这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多年来,他不顾疾病缠身,满腔热血为希望工程奔走,坚持在江西近百所大中小学,靠讲故事募资捐助希望工程,举起捐资助学的大爱火炬,让许多失学孩子重新走进了课堂,为家庭贫寒的优秀学子铺平走向希望的道路。
“我来南昌读书时周末经常去杨爷爷家吃饭,到后面工作成家后,杨爷爷也是特别操心我的事情。记得我怀孕时有妊娠高血压,杨爷爷让他女儿到处帮我找妇科医生并让她女儿在医院守着我,整个过程很操心,生怕我有什么问题。后来孩子安全生下来,没多久他就去世了。”林晓莲哭了,在回忆接受杨老资助的点滴时,林晓莲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杨爷爷在物资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能顺利完成学业,也给了我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他,让我明白身处贫困,也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不懈地努力回报社会,谢谢杨爷爷,谢谢希望工程!”林晓莲告诉记者,自己也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捐助那些和她当初一样因为贫穷而无法上学的孩子了,她要接过杨爷爷手上的大爱火炬,并且一直传递下去。
用心感受温暖 希望工程一路传递爱的力量
林晓莲告诉记者,她一路走过来,碰到很多的好人,收到了太多人的帮助,也希望通过用自己的能力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更希望能和受助的孩子们有更多精神上的交流,更愿意能像杨爷爷一样,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做他们前进路上的明灯。林晓莲用爱和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传递希望工程生生不息的火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