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移’起向上。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移看亚运’……”打开微信视频号“杭移亚运发布”的视频,你会看到一个可爱的身影。她总是带着一抹浅浅的微笑,出现在浙江杭州烟花大会的应急通讯车旁,深入到“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移动网络建设现场,探秘过桐庐马术中心生物安全通道的无疫区监管警示系统……哪里有亚运,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在镜头前,她叫“小移”,镜头背后的她,则是浙江移动杭州分公司亚运会服务保障办公室负责亚运宣发的程颖。
拿起话筒当“小移”
【资料图】
很难想象镜头前泰然自若的程颖,在4年前还只是宣发领域的“小白”。“做市场做服务,我还比较熟悉,宣发领域却从来没有涉及过。”程颖介绍,用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彰显央企的责任和作为,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当得知由我负责宣传的时候,既害怕又兴奋。”
从2019年末接手这份工作,程颖就开始思考如何从零开始学习宣传技能,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听见亚运声音。程颖想到了从最基础的理论着手,从头开始学。为了加快融入当下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程颖还学习北京冬奥会、西安全运会、成都大运会等大型赛事的优秀传播案例,并向省市级媒体专家请教。“同时我还深入亚组委融媒矩阵内部,成了他们周例会唯一的非委内编外人员,从他们会议产生的智慧火花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思路。”程颖说。
扎实的学习积累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移看亚运”“小移探馆”“亚运少年说”等系列大受好评,频频被亚组委官方录用,双语视频甚至被转发至Twitter等海外媒体平台,让移动的亚运声音传到了世界各地。
讲述一线的鲜活故事
“让故事更鲜活,就要让观众跟着镜头与我们一起去经历。”在程颖看来,生产优质的亚运宣发产品就必须采集身边的亚运“声音”。
为了采访无线网运行维护员林芳如,程颖戴着头盔踏上了悬在45米高空、左右不足2米的杭州奥体博览中心主体育场马道;为了感受余杭杭师大场馆建设项目经理沈斌杰在场馆网络建设当中的艰辛,她在地下通道来回穿梭,不放过沈斌杰工作中的任何一丝细节;为了挖掘杭州电竞馆场馆通讯模块建设项目经理黄传元的故事,她深入到建筑工地的“钢筋森林”中,与一线工人面对面交流……无论严冬酷暑,程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过。“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与笔触,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奋斗的故事与亚运一样精彩。”
4年来,程颖的足迹走遍了40余个亚运场馆,其中“大莲花”更是被她“打卡”了上百次。亚运会推迟的消息一度让她担心“素材”不足,但这个担忧很快就被打消了。“我越是发掘,越是觉得亚运背后的故事无穷无尽,每个人物背后都有可挖掘的故事。”
从台前“移动”到幕后
“让更多人看到杭州亚运,仅靠视频还不够。”身为亚运人,程颖深知,她的责任不仅仅是“说好移动人的亚运故事”,更应承担起传播亚运精神、推动全民迎亚运的更大使命。
4年的时间里,程颖带领团队协同亚组委、央视以及超十家亚运合作伙伴,组织了杭州移动亚运倒计时一周年、元旦亚运迎新跑、亚运英语之星大赛等大型活动二十余场。其中,去年初的“庆冬奥、迎亚运”冰雪活动登上了央视体育新闻,被无数人点赞;“亚运少年说”活动获得2022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青少类活动一等奖。每一场活动的背后,都有程颖的默默付出。再小的活动她都会提前制定任务清单,一项一项地列,一项一项地做,对着任务清单认真复盘,生怕哪里出了纰漏。
“亚运期间的宣发工作不仅点亮了我的许多新技能,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许多常人看不到的风景。”程颖说,这几年里她眺望过半夜12点的“大莲花”,凝视过凌晨4点的西湖水,也看过夕阳余晖“洒”在黄龙体育馆上……程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亚运,她可能永远看不到杭州的另一面美景。
用一支话筒,化身台前的亚运“小移”;用一方键盘,她炼成幕后的亚运“喇叭”;用一腔丹田,高唱移动的亚运“歌声”……2021年,程颖荣获“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奖”;今年,她还获评浙江移动“最美移动人”称号。“是压力更是前进的动力。亚运的脚步越来越近,我更是要把冒热气的亚运故事带到每个人身边!”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 金钧胤)